今天不是要介紹沙茶醬
而是因為看中醫後,不少中醫都建議我以米食為主,避免麵食,但因為老是吃白飯也挺無趣,我就開始研究如何把白飯煮得好吃,希望能達到讓人不用配菜,光吃飯就可以吃上好幾碗的境界。
後來看到一篇文章,我就對快鍋產生了興趣
http://blog.roodo.com/hadass/archives/4347059.html
啥?快鍋煮白飯太浪費?
如果花的錢比壓力IH電子鍋還少,速度更快,卻可以煮出一樣好吃的飯(尤其是糙米飯),且快鍋的用途比電子鍋還多,您說值不值得?
調查結果,標準檢驗局曾於99年對市售幾款壓力鍋做測試,瓦斯加熱式的有均岱、鼎王鵝媽媽、牛頭牌、米雅可、樂鍋,結果全數合格,但價格差異不小
一開始我曾到HOLA看過均岱及米雅可的鍋子,均岱的鍋子質感確實很棒,用料實在,細節也設計得挺好的,不過那個售價....即使是母親節特惠價還是令人卻步,我覺得乾脆多添個一兩千元,買WMF或Fissler這種正港德國鍋算了,幹嘛要買山寨瑞士鍋
米雅可的售價就真的很便宜,不過現場只展出7L及10L的義式快鍋,鍋身看起來很薄,而且義式快鍋的曲型鍋蓋似乎有日久變形之虞,後來也就沒考慮
看來雙耳快鍋或單柄快鍋比較合我的胃口,本來因為怕烹煮時碰撞到長手柄而有安全顧慮,所以一開始我偏好雙耳快鍋,但後來發現大多數雙耳快鍋容量都不小,相對來說重量也就不輕,怕我老婆拿不動
因為壓力鍋的容量標示皆以作為湯鍋使用時的容量為準,例如5L快鍋是指當湯鍋時可裝5公升,但當快鍋使用時,因考慮到種種因素(例如裝太滿可能會堵塞到洩氣孔而爆鍋,不是鬧著玩的),所以實際可用空間大約是2/3,也就是3L左右,我隨手拿一個家裡常用且容量適中的湯鍋來裝水測量,發現裝滿3L的就綽綽有餘了,所以我就鎖定5L快鍋
後來實際到牛頭牌的專櫃去看過後,也發現5L快鍋也還OK,對於小家庭來說真是綽綽有餘,更而況我不喜歡一次弄一大鍋然後吃好幾餐的煮法,因為隔餐對身體負擔較重(華人節儉,常習慣隔餐食用,但南方溼熱,食物易腐敗,結果肝病一堆),若小一點到4.5L可能更OK,可是只有德國的WMF和Silit有4.5L的規格,且價格很高,所以我心底大概就決定要買5L的國產快鍋了
買國產品牌也是考慮到耗材的問題,因為快鍋蓋上都裝有橡膠墊圈,這是消耗品,而且密封好壞直接影響到加壓效果,所以是省不得的東西,這方面國產貨的耗材就比進口貨便宜許多
曾經去Rikon Kuhn的專櫃造訪過,一開口就跟我推薦8L,說可以滴雞精,而且超貴,都在$10000以上,拜託~又不是每個人買快鍋都要滴雞精,像我就是要拿來煮白飯的啊~
後來以5L單柄快鍋來考慮,米雅可和牛頭牌都有單柄快鍋的款式,但我最後還是決定買歷史悠久的牛頭牌5L日式快鍋(馬來西亞製)
重量方面,米雅可似乎是2.32Kg,牛頭牌則是2.24Kg(蓋子0.96Kg+鍋身1.28KG),差不了多少
一開始看規格時,發現米雅可快鍋的工作壓力是80kpa,我還愣了一下
我想說正常一大氣壓不就差不多100kpa了,用了壓力鍋還變成80kpa豈不是洩壓?
後來發現是我誤會了,原來工作壓力80kpa的意思是要在加上原來的大氣壓100kpa
也就是壓力鍋調理壓力80kpa==>100kpa+80kpa= 180kpa = 1.777atm = 53.17Hg = 沸點124°C,這樣算起來,米雅可快鍋的沸點有124°C耶,也蠻厲害的~
牛頭牌5L可以加壓100kpa,說明書上提及有些款式配重頭有特殊設計,可以選擇用70kpa或100kpa來烹煮,但根據我實際去電詢問的結果,現在的款式一律都是100kpa了
理論上加壓100kpa後,沸點可提升到130°C,但是說明書卻寫說鍋內溫度只達到華氏250°F(攝氏121°C),不知道是怎麼計算的?算了,反正121°C也夠用了
百貨公司專櫃特價$4,400,網拍不到$3,000就可以買到,而且專櫃小姐連5L是指湯鍋容量都搞錯了,要買東西還是自己做功課比較實在
但這已經不算開箱了,因為我已經拿來用了兩個禮拜左右
所以看起來不像剛買來那麼新
因為很多東西都要用過一段時間後才知優劣
我後來覺得剛到手就發開箱文,簡直跟垃圾一樣,應該是使用心得文才有價值
鍋身、鍋蓋的質感都還不錯,因為保固是認鍋身上的鋼印,所以箱內沒有附保證書
(不好意思,手邊只有一台快10年的老相機,所以鋼印拍不清楚)
蓋子接近1Kg,不算輕,而且開關鍋蓋時不算是很流暢,要稍微練習一下才行,這方面似乎進口快鍋的設計就不錯,不會覺得卡卡的,但為了一個開關鍋蓋的流暢度要多花數千元,我個人認為不值得。內部還有橡膠墊圈,拆卸很方便,之前看米雅可的義式快鍋就屬於墊圈無法拆卸的設計,要換裝的話還要送回原廠,但方便拆卸並不是為了維修,而是每次煮完都能拿下來清洗,以免卡到食物殘渣而影響到下次烹煮的氣味(例如喝綠豆湯卻摻雜著鳳梨苦瓜雞的味道)
接著是正式烹煮
當鍋子上爐開始大火加熱後,過了一段時間壓力提高,紅色的安全閥會先升起,把鍋蓋鎖住,這時候除非洩壓,否則無法開蓋,是現在快鍋都具備最基本的安全裝置。
再加熱一段時間後,配重頭就像吃了搖頭丸,伴隨著漆漆漆的排氣聲,開始晃了起來,這時候立刻轉小火,才算是正式開始計時烹煮,當烹煮時間到了以後,就立刻關火,靜置的同時會慢慢洩壓,一段時間後紅色安全閥落下,就可以掀蓋。如果要快速手動洩壓,只要將配重頭傾斜擺放,蒸氣就會快速洩出,只要幾秒鐘安全閥就會掉下來
而是因為看中醫後,不少中醫都建議我以米食為主,避免麵食,但因為老是吃白飯也挺無趣,我就開始研究如何把白飯煮得好吃,希望能達到讓人不用配菜,光吃飯就可以吃上好幾碗的境界。
後來看到一篇文章,我就對快鍋產生了興趣
http://blog.roodo.com/hadass/archives/4347059.html
啥?快鍋煮白飯太浪費?
如果花的錢比壓力IH電子鍋還少,速度更快,卻可以煮出一樣好吃的飯(尤其是糙米飯),且快鍋的用途比電子鍋還多,您說值不值得?
調查結果,標準檢驗局曾於99年對市售幾款壓力鍋做測試,瓦斯加熱式的有均岱、鼎王鵝媽媽、牛頭牌、米雅可、樂鍋,結果全數合格,但價格差異不小
一開始我曾到HOLA看過均岱及米雅可的鍋子,均岱的鍋子質感確實很棒,用料實在,細節也設計得挺好的,不過那個售價....即使是母親節特惠價還是令人卻步,我覺得乾脆多添個一兩千元,買WMF或Fissler這種正港德國鍋算了,幹嘛要買山寨瑞士鍋
米雅可的售價就真的很便宜,不過現場只展出7L及10L的義式快鍋,鍋身看起來很薄,而且義式快鍋的曲型鍋蓋似乎有日久變形之虞,後來也就沒考慮
看來雙耳快鍋或單柄快鍋比較合我的胃口,本來因為怕烹煮時碰撞到長手柄而有安全顧慮,所以一開始我偏好雙耳快鍋,但後來發現大多數雙耳快鍋容量都不小,相對來說重量也就不輕,怕我老婆拿不動
因為壓力鍋的容量標示皆以作為湯鍋使用時的容量為準,例如5L快鍋是指當湯鍋時可裝5公升,但當快鍋使用時,因考慮到種種因素(例如裝太滿可能會堵塞到洩氣孔而爆鍋,不是鬧著玩的),所以實際可用空間大約是2/3,也就是3L左右,我隨手拿一個家裡常用且容量適中的湯鍋來裝水測量,發現裝滿3L的就綽綽有餘了,所以我就鎖定5L快鍋
後來實際到牛頭牌的專櫃去看過後,也發現5L快鍋也還OK,對於小家庭來說真是綽綽有餘,更而況我不喜歡一次弄一大鍋然後吃好幾餐的煮法,因為隔餐對身體負擔較重(華人節儉,常習慣隔餐食用,但南方溼熱,食物易腐敗,結果肝病一堆),若小一點到4.5L可能更OK,可是只有德國的WMF和Silit有4.5L的規格,且價格很高,所以我心底大概就決定要買5L的國產快鍋了
買國產品牌也是考慮到耗材的問題,因為快鍋蓋上都裝有橡膠墊圈,這是消耗品,而且密封好壞直接影響到加壓效果,所以是省不得的東西,這方面國產貨的耗材就比進口貨便宜許多
曾經去Rikon Kuhn的專櫃造訪過,一開口就跟我推薦8L,說可以滴雞精,而且超貴,都在$10000以上,拜託~又不是每個人買快鍋都要滴雞精,像我就是要拿來煮白飯的啊~
後來以5L單柄快鍋來考慮,米雅可和牛頭牌都有單柄快鍋的款式,但我最後還是決定買歷史悠久的牛頭牌5L日式快鍋(馬來西亞製)
重量方面,米雅可似乎是2.32Kg,牛頭牌則是2.24Kg(蓋子0.96Kg+鍋身1.28KG),差不了多少
一開始看規格時,發現米雅可快鍋的工作壓力是80kpa,我還愣了一下
我想說正常一大氣壓不就差不多100kpa了,用了壓力鍋還變成80kpa豈不是洩壓?
後來發現是我誤會了,原來工作壓力80kpa的意思是要在加上原來的大氣壓100kpa
也就是壓力鍋調理壓力80kpa==>100kpa+80kpa= 180kpa = 1.777atm = 53.17Hg = 沸點124°C,這樣算起來,米雅可快鍋的沸點有124°C耶,也蠻厲害的~
牛頭牌5L可以加壓100kpa,說明書上提及有些款式配重頭有特殊設計,可以選擇用70kpa或100kpa來烹煮,但根據我實際去電詢問的結果,現在的款式一律都是100kpa了
理論上加壓100kpa後,沸點可提升到130°C,但是說明書卻寫說鍋內溫度只達到華氏250°F(攝氏121°C),不知道是怎麼計算的?算了,反正121°C也夠用了
百貨公司專櫃特價$4,400,網拍不到$3,000就可以買到,而且專櫃小姐連5L是指湯鍋容量都搞錯了,要買東西還是自己做功課比較實在
但這已經不算開箱了,因為我已經拿來用了兩個禮拜左右
所以看起來不像剛買來那麼新
因為很多東西都要用過一段時間後才知優劣
我後來覺得剛到手就發開箱文,簡直跟垃圾一樣,應該是使用心得文才有價值
鍋身、鍋蓋的質感都還不錯,因為保固是認鍋身上的鋼印,所以箱內沒有附保證書
(不好意思,手邊只有一台快10年的老相機,所以鋼印拍不清楚)
蓋子接近1Kg,不算輕,而且開關鍋蓋時不算是很流暢,要稍微練習一下才行,這方面似乎進口快鍋的設計就不錯,不會覺得卡卡的,但為了一個開關鍋蓋的流暢度要多花數千元,我個人認為不值得。內部還有橡膠墊圈,拆卸很方便,之前看米雅可的義式快鍋就屬於墊圈無法拆卸的設計,要換裝的話還要送回原廠,但方便拆卸並不是為了維修,而是每次煮完都能拿下來清洗,以免卡到食物殘渣而影響到下次烹煮的氣味(例如喝綠豆湯卻摻雜著鳳梨苦瓜雞的味道)
接著是正式烹煮
當鍋子上爐開始大火加熱後,過了一段時間壓力提高,紅色的安全閥會先升起,把鍋蓋鎖住,這時候除非洩壓,否則無法開蓋,是現在快鍋都具備最基本的安全裝置。
再加熱一段時間後,配重頭就像吃了搖頭丸,伴隨著漆漆漆的排氣聲,開始晃了起來,這時候立刻轉小火,才算是正式開始計時烹煮,當烹煮時間到了以後,就立刻關火,靜置的同時會慢慢洩壓,一段時間後紅色安全閥落下,就可以掀蓋。如果要快速手動洩壓,只要將配重頭傾斜擺放,蒸氣就會快速洩出,只要幾秒鐘安全閥就會掉下來
鍋身雖是單長柄設計,但實際上在另一端還是有短柄,一樣可以雙手持,且不會因為剛烹煮完就燙手,關火後能立刻徒手將快鍋移至餐桌上洩壓,就不會占用一個爐口,只是在搬動過程中,可能會稍微搖晃到配重頭而造成些微洩壓,所以動作不要太大
嚴格來說,快鍋烹飪並不是真的快到如說明書所載的那短短幾分鐘
例如說明書上寫到煮紅豆湯要15分鐘,從一開始加熱到配重頭搖晃噴氣就差不多要4分鐘左右(時間長短跟鍋內水量有關),這時轉小火才正式計算烹煮的15分鐘,關火後還要等洩壓,到可以掀蓋可能又差不多要10分鐘,所以前前後後也是將近半小時,不過跟電鍋比起來,半小時算超快的,以我的經驗,紅豆未先浸泡的話,大同電鍋要煮兩次才能把紅豆煮開,一個小時還不一定能搞定
另外,就我所知,德國快鍋WMF或Fissler好像都超安靜的,過程完全沒有排氣聲,安靜到讓人懷疑是否忘了開瓦斯,好像不少人覺得這樣比較安心,因為傳統快鍋的排氣聲會讓人緊張兮兮,但這部分就見仁見智了,我覺得有排氣聲提醒還比較安全
買此快鍋時還附贈一個蒸架,但其實不太夠用
後來我還去五金百貨行買了更多配件,但實際上5L快鍋受限於空間,一次最多也只能煮兩道料理
這幾一陣子用下來的心得,坦白說不易掌握,覺得快鍋蠻需要經驗的,不是那麼容易上手,稍微改變一下煮法,可能煮出來的品質就不一樣了,在加上沒辦法掀蓋,天曉得鍋內現在是煮成什麼狀態?說明書上的烹煮時間參考就好,因為完全沒提到烹煮方式,例如:您是要菜餚直接放快鍋烹煮?還是先在快鍋內加水,另外把料理放入另一內鍋後再放入快鍋(當成大同電鍋使用)?又,煮白飯要不要用內鍋來煮?用了內鍋後還要不要加蓋?一鍋煮兩道料理時,以哪道料理的時間為準?
愈煮心中疑惑愈多~要熟練以前看來要先搞砸好幾次,並且勤作筆記
但是處理未退冰的魚、肉類,倒是意外地好用,之前煮一整條鱸魚,完全沒退冰,硬得跟石頭一樣,直接丟進快鍋煮,沸騰開始噴氣後轉小火煮14分鐘後關火,洩壓完開蓋,整條魚都熟透了,不用半小時就搞定。煮紅豆也是不用事先泡水,不到半小時開鍋就把紅豆煮到都炸開了
目前煮過一次馬鈴薯燉肉(肩胛肉切塊、紅蘿蔔、馬鈴薯、洋蔥、香菇),沸騰開始噴氣後轉小火煮12分鐘後關火,可能因為水很多吧,洩壓洩超久還沒洩完,只好手動洩壓,紅蘿蔔、洋蔥被煮到差不多一夾就斷的程度,馬鈴薯已經差不多失蹤了,幾乎化在湯裡,瘦肉的部分倒是還好(可能因為手動洩壓,所以煮得不夠久),但是肥肉的部分幾乎是入口即化
實際上拿來煮白飯,真的可以煮到粒粒分明且有彈性,而且上下層的口感一致,但只要外在因素稍有改變,煮出來的品質就不一樣,不好控制,我用陶鍋煮白飯還比較順手,而且快鍋煮的白飯好像也沒傳聞中特別好吃,不知道是不是我還沒完全掌握快鍋特性的緣故